上个月10号,爱知学者(MrAizhi)一年了,所以今天的是一篇拖延症患者的推送。
我们这个号,主题很小众,用户主要是学生,并且只是对学术感兴趣的学生,所以我们的主题是:天堂有路我不走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
今天,特向各位学生中的代表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代表提出意见。
过去的一年,我们推送274次,占比75%。我累积了将近10000万名用户,用户以学生为主,学生以硕博为主。
地域分布图:
前10名城市是 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广州、南京、西安、成都、济南、长春、天津
专业分布图:
用户以历史学、哲学政治学、法学为主,由于会议主题相近的关系,哲学政治学放在一起。由于新闻传播学会议较多,从文学中单独分开。法学人数虽然只占12%,但法学会议较多。
男女比例:6:4
一、现状
(一)学术会议信息推送
推送学术会议信息是爱知学者诞生的主要目的。我们推送学术会议信息的目的,是希望用户可以投稿参会,如同banner写的一样:
不开会,就无法了解学术界的前沿动态
不开会,就无法向学界发出自己的声音
(其实还可以借机旅yóu游xúe)
所以我们只推送尚未截稿的学术会议。那些已经截稿但尚未举办的会议,我们一般将其看做讲座,都是只有听的机会。
我们的学术会议信息有四个来源:
检索各个网站(主要来源)
爱知的学术信息共享群以及爱知的用户提供
主办方提供(屈指可数)
如图所示,这是小编收藏的部分书签,通过人工检索。这样虽然耗时且累,但可以确保会议信息的出处,我们都会在阅读原文里添加原始链接。供用户查询及下载附件。
推送完就完了?
不行!
当我要找一篇已经推送过的信息,但是不知道时间甚至不记得名字,而已推送的会议信息又那么多……
怎么办?怎么办?怎么办?
我们尝试提供了一些方法。
1.定期进行汇总
由于一篇征文信息,开头往往都是废话:尊敬的xxx,在金秋十月哒哒哒哒……,因此我们将截稿、会议时间,地点、主题、投稿邮箱等核心信息截取出来放在最前。每月定期将这些信息汇总为一篇文章。
从第一个月开始,每个月底都会汇总所有尚未截稿的会议信息,做一个合集,至今已做13期。
后来感觉汇集全部会议信息,导致文章比较长。因此我们将历史学、哲学政治学、法学等关注用户较多的会议单独拿出来做合集。
考虑到月底往往是会议截稿的时间,月底做的合集往往卡在截稿时间上,用户来不及准备,所以又在每月中旬做一个简单的20天内截稿的会议合集。
2.在公众号菜单栏添加快速访问入口
以上的合集每月推送一次,但我在平时想看怎么办,非要等到月底么?或者只能看上个月的么?
不!
我们在爱知学者公众号菜单栏添加了“会议合集”快速访问入口,既可以访问上面提到的合集,又可以快速访问每个学科的会议信息。数据实时更新。
3.每期都加时间
老用户应该都知道,合集一开始只有截稿时间、会议时间、会议地点三大要素。后来新增推送日期、会议主题和投稿邮箱。
由于很多用户看到汇总信息后一头雾水,强烈要求看会议全文,我们就在每期推送前增加了推送日期,方面根据推送日期来查找当天推送,进而获取全文。
4.号内搜
但是这样,还不够快。我们引入了号内搜。点击合集的“阅读原文”(包括本文),就会进入号内搜页面,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出来。
5.超链接
或许从你从加粗的红色标题里看不出什么异常,但是小编对每个都做了超链接!也就是说,你点击会议标题,会自动跳转到会议详情页!这是最便捷的方式。
这个只针对会议合集,每天日推的单篇学术会议信息没有这个功能。
6.历史消息-搜索
准确的说,这不是我们提供的,这得益于微信功能的日益完善。相比号内搜,微信的历史消息搜索功能要弱一些。列出来是给用户多一种参考。
以上6种方式是初步介绍,我们会尽快写一个更详细的使用指南。
(二)头条文章
这个不是我们的主题,但一直把它作为头条。
很难说清楚头条是什么主题,我们曾尝试关注学术领域,但由于小编水平一般,选的文章自己都看不过眼,索性放飞自我。
我们曾经做过其他公众号,不止一个,并且和学术无关。早期的用户一直关注着我们,一直追到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学术号。
这些文章是为他们推送的,很感谢他们,但也很抱歉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我们不能谈论一些话题,文章质量也不如从前。
我们尽量内敛含蓄,但仍是一个有风险的推送,目前所有违规,都出现在头条文章。
(三)熊吉
每期最后一栏都是熊吉。这是一个类似朋友圈“点开全文”的推送。段子、段子、都是段子。曾经短暂停过一段时间,在用户的呼唤下又回来了。没想到这么受欢迎。
二、微信群
针对日常推送,我们建了几个微信群,主题明确,方便用户交流。
爱知 | 学术信息共享
只用来推送学术类的信息,包括会议信息、讲座信息、新书信息……只推送信息,不用来讨论。凡是讨论就会刷屏,一刷屏就淹没这些信息,导致查找不便。所以群里禁止闲聊。
爱知 | 用户代表大会
用户大群。用来讨论各种话题,交换观点、开拓思路。不一定非要是学术问题。
爱知 | 在难过的日子里笑出声来
分享有趣的段子、图片、视频、表情包……各种闲聊
爱知 | 电影学院
爱知 | 音乐之声
电影、音乐爱好者交流
爱知 | 奇葩大“汇”
《奇葩说》粉丝交流群
爱知 | 单身汪保护协会
脱单、交友。目前还不活跃,以后重点开发。
爱知 | 11.11红包点亮群
目前临时主题是“双11”的活动,活动结束后会做一个购物交流群。什么值得买,哪里有优惠信息等等,广告可以发到这里来。
专业群
由于学术信息共享群禁止闲聊。我们建了各专业的交流群,目前还不活跃。由于部分专业用户较少,没有建专业群。
三、未来
(一)学术刊物
只有学术会议怎么够,论文集不被视为正式刊物。所以,我们会加强学术刊物征文信息的推送。目前已经在做,以后会更系统。
(二)学术资源
分享更多的电子资源,零星推送过几次,以后会加强。
(三)原创文章
我们会自己写一些文章,偏重计算机技术类,那种很快就学会的实用小技巧,比如Office操作。就像那句话说的:“别说你是精通Office,你只是精通打开Office.” 其实,你都未必精通打开Office,你知道茴有四种写法,Office的打开关闭也有N种方法么。
(四)熊吉
这个我们会继续保留。过往的推送有时候会比较不可描述,也遭到一些抗议。我们……不会听的,日后会多一些套路、语录的分享,不局限于“点开全文”。
(五)脱单
未来工作重点之一。曾经短暂推送过,在熊吉不在的那段日子里。最近我们会完善一下继续推送。像我们的简介里写的那样:学术和对象,你总要搞一样。这句话说的很糙,我们以后会改个更合适的说法。
我们这个号,很小众,我们也没有精力把它做成大号。当年看遍公众号,竟没有一个专做学术会议推送的(其实有过,用户还很多,但它停更了),索性自己做一个。
坦白说,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低,只需要人工检索,再复制粘贴就可以的工作,但对有需要的人来说,却很实用。其实,对爱知学者来说,学术类信息打开率是最低的。但我们会一直做下去。
我们这一年,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,在运营过程中,得到了很多用户的帮助以及启发,使功能不断完善。也有用户自发帮我们宣传以及提供信息,在此表示感谢。
十分感谢各位!
各位代表,你们都是革命的火种,将来的学术圈,一定有你们的一席之地。
祝学业精进、工作顺利。
也祝各位发财。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